醫(yī)院實驗室內(nèi)的實驗操作, 會接觸各種病原微生物。而大部分操作人員在實驗過程中,缺乏自我保護意識,對相關的生物安全法規(guī)也了解甚少,甚至忽略了其生物危害性。因此,分析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(xiàn)狀,嚴格管理實驗室生物安全十分必要。

醫(yī)院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

一、個人防護  

1.進入實驗室前要摘除首飾,修剪指甲,以免刺破手套。長發(fā)應束在腦后,禁止在實驗室內(nèi)穿露腳趾的鞋。

2.實驗室工作區(qū)不允許吃、喝、化妝,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(qū)內(nèi)的任何地方貯存食品及飲料。

二、洗手

1.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實際或可能接觸了血液、體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,即使戴有手套也應立即規(guī)范洗手或手消毒。

2.摘除手套后、使用衛(wèi)生間前后、離開實驗室前、應例行洗手。

3.對消毒劑過敏的人員,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。

4.洗手池專用,不得用于他用。在不方便用洗手池洗手時,可用基于乙醇的無水皮膚消毒液。

5.當實驗過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觸到血液、有傳染性的材料等,必須要戴上合適的手套,脫手套后必須洗手。

6.實驗人員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材料時,離開實驗室工作區(qū)之前必須進行規(guī)范洗手。

7.每日工作完畢,所有操作臺面、加樣槍、試管架必須擦拭、消毒。

三、操作規(guī)則

1.所有樣本、培養(yǎng)物均可能有傳染性,操作時均應帶手套。在認為手套已被污染時應脫掉手套,立即洗凈雙手,再更換新手套。

2.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觸摸自己的眼、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膚。不得帶手套離開實驗室或在實驗室來回走動。

3.禁止用嘴吸液。實驗材料禁止放入口內(nèi)。禁止舔標簽。

4.所有樣本、培養(yǎng)物和廢棄物應高壓蒸汽滅菌處理。

5.任何使形成氣溶膠的危險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須在生物安全柜內(nèi)進行,有害氣溶膠不得直接排放。

6.應盡可能減少使用利器和盡量使用替代品。包括針頭、玻片在內(nèi)的利器應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。尖利物容器應在內(nèi)容物達到四分之三前置換。

7.所有濺出事件、意外事故和明顯或潛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,都必須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,此類事故的書面材料應存檔。

8.實驗室應保持整潔,當潛在的危險物濺出或一天的工作結束后,工作臺表面應清潔消毒。

9.所有棄置的實驗室生物樣本、培養(yǎng)物和被污染的廢棄物在從實驗中取走之前,高壓蒸汽滅菌。